首发 | 古典直播大课:AI时代,职场人如何应对未来1-3年冲击?
我自己大部分时间也都在研究AI,一边跟投资圈的大佬聊,一边把市面上的应用场景基本都体验了一遍。
昨天专门做了一场直播大课,汇报我这段时间以来的观察、总结,以及对未来1-3年趋势的预判。
分3个部分:
第一,AI发展到什么程度了?不聊算法,就讲和普通人息息相关的部分。
第二,AI时代,普通人如何学习?
第三,普通人如何规划自己职业发展?会讲一个特别直接的避坑指南,你可以对比自己当下方向是否会踩坑。
AI到底是一个小冲击,还是一个时代的开始?
这个问题,很多人都提出过,因为我们经历过很多冲动期了。
3年前比特币盛行,很多人倾尽全部资产去炒虚拟货币、挖矿,去年元宇宙也非常热,但都是昙花一现。
那今天AI是一个短暂的话题,还是真正需要我们 AII in 的领域?
我一开始也在观望,直到这几个月深入研究后,有一个明确的感受:AI一定会在未来10年,每隔一段时间,带给我们一次冲击。
最直接的信号是,已经有很多大厂入局AI,国外知名的有OpenAI、DeepMind,国内像百度、阿里、腾讯这些大公司也纷纷跟进。这至少是比新能源汽车更大的体量。
有人可能会问,既然冲击这么大,为什么很多人没感觉?
因为大部分人还不理解AI,就好像十几年前,不理解QQ、微信、微博,错过淘宝、阿里、电商、美团这一系列的机会。
为什么这次的冲击会这么严重?
首先,AI发展速度太快。在公众号和朋友圈里搜AI,就会发现无数相关的话题。而且它的增长速度不是线性,是指数级的。
就像池塘效应,池塘里的荷叶在第一天长出一片,第二天长出两片,直到开满半个池塘,用了49天时间,但荷叶开满另外半个池塘,只需要一天时间!
大部分人感觉不到AI带来的变化,是因为只看到前面从1片到2片的荷叶,如果在行业前端,会发现变化是相当快的。
我自己就在训练一个AI。两个月前团队帮我算账,如果把我七八百万字输入进去,大概20万美金。
而前几天产品经理告诉我,只需要一个月120美金了,当然调教和语料库要另外花7、8万。还没结束,同事说再等几个月,开发商出现,价格还能更低。
其次,AI带来的变化更多元。
我有个朋友发过一个软件,里面有二三十个AI使用的场景,付9块9就可以用一个月,有近4万人付费。但其实这个系统在网上是开源的,他只是在外面套了一个壳子。
我不是让大家模仿这种割韭菜的行为,而是想说,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爱迪生,在AI的基础上,重新发明各种东西。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。
上大学那会儿,我去网吧注册了一个五位数QQ送给了前女友,又注册了一个六位数QQ,用到了今天。
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互联网,非常震撼。也就是那一年,马云看到了黄页。你看这就是人和人的区别。
今天又有一次机会了,希望你是那个打开窗口,点击一下看到未来可能性的人。
02
AI时代,我们如何学习?
随着AI越来越强,网上反而出现了一股反学的思潮:学什么习,能学成AI这样吗?
我想说,当然要学。AI是你傻他也傻,你聪明他更聪明的状态。
举个很简单的例子,如果我告诉AI,请介绍某本书及作者,AI会生成对应答案。
但如果我说请从三个角度介绍这位作者,一是他过去的成就,二是这本书在作者作品集里的位置,三是这本书获得的奖项,以及行业地位。AI给的答案含金量就越高。
你的标准越清晰,细节越多,AI能给到的结果也就有越高的价值。
所以这个时代读书、学习比以前更加重要,但它的角度变了。
第一,见识比知识更重要。
知识会共享,但见识每个人都不一样。先提什么问题,再提什么问题?你的提问角度是什么?如果本身没有这些心理词典,AI再强也回答不了。
没必要记录一本书,但要理解它是从什么角度、什么高度去切入这个领域。
我们和AI,是导演和演员的关系。导演不一定会演,但他知道终极效果,他见过美好的事情,他有很好的审美。
你不断给AI提各种角度的问题,你给它说戏,AI来表达。“再悲伤一点”,“来个温情的音乐”。
我自己有段时间就特别不爱去听很多知识付费产品,因为它快速把一本需要五六小时体验的旅程,变成了一张地图,15分钟告诉你作者是谁,讲了什么要点。
但你知道,真正有价值的东西,都在旅途中间。
你即使看了50张地图,但坐在家里哪都没去,依然没什么用。哪怕一个世界顶级的旅行玩家告诉你,50个风景很好的地方,也不如你迈出家门,在春光下待一下午。
很多人问,这个时代还需要写作吗?
不仅需要,而且更加稀缺和重要。
未来,写作会越来越像蜡烛和电灯的关系。当有了电灯之后,你可能不会天天点蜡烛,但烛光会在一些重要的时刻出现,比如晚餐加烛光就有了情调。
也像毛笔字,当硬笔普及之后,毛笔字就成了墨宝。
同样,在这个时代,如果你能输出有你的洞见、思维、价值观和温度的内容,你的每个文字,就会像晚餐时的蜡烛一样,比电灯珍贵很多倍。
为什么说输出和输入一样重要呢?
我有个朋友叫万维钢,我们当时在得到做专栏时,就感叹他《精英日课》的定位做得太好了。
一个物理学专业人士,把国外最新的英文书,翻译到国内来,是一个永远不会枯竭的事情。
但到第三、第四季的时候,遇到了问题:过去已经有三四十本书了,当下也在持续出,但对于一个用户来说,都是新书,没必要去追最新的,可能对两年前那本更感兴趣。所以新鲜感消失了。
那为什么老万的专栏还卖这么好呢?其实是读他的人根本不在意那本书是不是新书,就想知道这事老万是怎么看的。
当我们熬过3年之后,终于意识到了,再牛、再新的信息也不值钱,我们要看的是新知识穿过老万。
03 AI对职业的影响?
AI时代阅读,旅途比地图更重要。不仅要读书,也看到它边界是什么,它的反面是什么,有什么可以扩展的东西。
如何读透一本书,我推荐你学习SS卡片读写法,这是我阅读写作将近20年,总结出来的一套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。可以扫下方海报二维码,参加我发起的【阅读写作3天训练营】,已经到66期了。
在里边我会分享,我作为知识工作者的所有底层读写心法,一站式打通从读到写的全过程。只需0.99元,4月24日开营。
👇扫码报名学习👇
推荐阅读(点击蓝色字即可):